小的蜱虫在狗狗身上怎么办?
关于“小蜱(pi)虫”,我们一般说的都是硬式蜱,因为软蜱也可以传播疾病,所以也要小心预防哦! 蜱(pí)是动物体外寄生的一种吸血昆虫,也叫壁虱、草爬子和狗豆子等,属于蜱螨目蜱总科生物,全世界约有800余种已记录蜱类,我国目前已知约100种[1]。 蜱的形态各异,常见的有硬蜱和软蜱两种,下面以常见宠物犬身上的硬蜱——牛蜱为例介绍下其生活习性及防治情况~ 硬蜱又称硬蜱螨,俗称壁虱或人狗虫子,通常栖身处多在地表植被中如草地灌木丛落叶层中,偶能进入室内栖息;常附着于人的头皮、颈部、手腕处或牛羊马猪等家畜体表。
1. 活动规律及宿主范围 蜱的成虫主要栖息于植物茎叶、土面、土下以及牲畜等宿主体表。不同蜱种的宿主范围差异较大,有的蜱种仅限于某一动物类群为宿主,例如牛蜱仅叮牛、羊等家畜;而一些蜱种的宿主范围广,可在多种动物之间交换传递病原体[2,3]。根据蜱的生活史阶段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可分为野外观测型、动物寄住型和野外/动物寄住型三大类型[4-6]。不同的蜱种其生活习性也不同,同一蜱种也可因地理分布差异而有差别。
一般来说,硬蜱多生活在森林、草丛、灌木等树木茂盛的地方。 软蜱则多在野生动物体内外,尤其是鼠类、家禽、家兔等动物体上,也有发现于绵羊、山羊等动物的毛发间。 因为蜱会钻入皮肤,而且吸血时间较长可长达数天,所以它吸饱血后,体积会增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呢!那么对于蜱而言,什么样的动物适合作为它的宿主呢? 其实,大多数硬蜱的宿主范围较窄,多为特定的宿主种类,但是很多软蜱不仅可感染宿主种类广泛的啮齿动物和兔类等动物,还可感染人、犬猫等动物。比如全沟软蜱,它不仅可以感染牛、马等家畜,还可以感染人类、犬猫等哺乳动物。 因此,如果铲屎官们发现有蜱虫咬住了自家的宠物,请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做处理哟~~~
2. 生物学特性 根据蜱的发育过程,蜱生活史包括卵、幼虫(1期若虫)、2期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
① 卵:直径1~2mm,呈半球形、无盖,表面光滑,成熟卵无色透明,多产于枯枝落叶堆下。
② 幼虫:长约5 mm左右,有足4对。
③ 若虫:前若虫与成虫相似,后若虫体型较前若虫大,足增多至7对,生殖孔位于第3、4足基节间。
④ 成虫:雌雄均具螯肢、口针,无复眼及触角,雌蜱腹部末端膨大形成产卵器。 蜱的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四个宿主阶段,分别是幼虫期、若虫期和成虫期的野生宿主和动物宿主。也就是说一只蜱至少需要叮咬四只宿主才能完成一个世代[7],所以想要防蜱虫的话还是要注意自己的宠物日常生活的环境和是否定时驱虫哈~~
3. 生活习性 [注1] 硬蜱的若蚴和幼蜱喜居开阔的田园、草地、森林等野外区域; 成虫主要活动在牛、羊等家畜躯体和牧草上及其附近的环境中,也常在地面动物体、土壤内活动和藏匿,有时也在屋檐下和人居住处周围等处栖息; 当蜱叮咬宿主时,首先将头部插入宿主皮肤内,然后以唾液腺分泌出的唾液注射到宿主体内,这种唾液中含有大量细菌、寄生虫和病毒。 从上图可以看出,蜱的成虫可吸食各种动物血液,但不同蜱种对不同动物偏嗜性有一定的差异,多数蜱种喜欢吸食家养宠物的血液,但也有些蜱种偏爱野生动物的血液或者兼吸多种宿主的血液以达到传播病原体的目的,且蜱的生长繁殖速度很快。
【注意】蜱的吸吮活动可使患者产生局部疼痛、痒、热或麻木感,少数患者会出现瘙痒、水肿性红斑,重者可出现水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蜱在叮咬宿主的过程中会将一部分唾液留在宿主的皮肤组织内,这部分留在人体中的未消化食物残渣被称为蜱尸。虽然人们肉眼看不到蜱的尸体,但它仍然存在,可能会引起接触性皮炎。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样防止被蜱虫咬伤呢?
4. 如何预防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消除孳生地、消灭成蜱和避免蜱暴露三个方面[8—10]。
第一,减少蜱孳生机会:清除庭院及住宅周围的杂草、垃圾,保持清洁,防止蜱等昆虫孳生。
第二,灭杀成蜱:蜱成虫主要在草地里活动,可喷洒杀虫剂杀灭。
第三,避免蜱暴露:在户外活动时应注意穿长裤、袜子;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场所长时间坐卧;外出归来时可仔细检查是否有蜱附着于身体部位,并及时处理。 在宠物方面,除了进行定期驱虫之外,还可以给宠物穿上防蜱衣哦 ~
参考文献
[1]张金彪,杨玉凤.湖北省硬蜱种群结构及分布调查[J].中国兽医学报,2009(5):71-74.
[2]ZHOU X, LIP, SQ YANGY JH ZHOUP B.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and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Ehrlichia Canis in Dogs with Ehrlichiosis from China Using Multiplex Real-Time PCR and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aly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17 (96): e01804‐e01816. doi: 1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