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眼睛分哪几种颜色?
这个问题很有趣,之前没有人把鸽眼和颜色联系起来探讨过。我养鸽十多年以来,一直比较留意鸽子眼球的颜色变化,也看过一些养鸽书刊中提到“眼志”这个概念,但没看到有人具体讲解。现在把自己的理解整理出来,仅供参考。 首先,我们看到的鸽子眼睛其实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即角膜与瞳孔。其中,角膜呈透明色,看起来像是没有颜色的半透明的玻璃;而瞳孔是黑褐色的,由于反射光的原因看起来像是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大亮点。所以平时我们观察鸽子时,看到的是由这两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小圆球(只有一只眼睛时可看成椭圆形),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眼睛”。
当我们仔细观察鸽子时,会发现它们对光的反应是很灵敏的——光线强的时候会眯着眼睛,光线弱的时候又会张开双眼。在这其中,影响视力的关键部位在于瞳孔这一部分。因为瞳孔的收缩能力十分强大,我们可以把它比作为“可伸缩的透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会迅速变小,以应对强烈的光线,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反之,则变大。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所谓的“眼志”。所谓“眼志”,简单而言就是围绕在瞳孔周围、生长在一圈黑色虹膜上的白色或棕色环形斑。由于这种环状斑的底色通常是白色或淡棕色,因此很容易被误以为是从瞳孔外溢出来的反光。事实上,这些颜色并不是从瞳孔延伸出来的,而是生长在虹膜上,只是被瞳孔给遮掩了,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显现出来。 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有眼志的鸽子”,其实是指这一类动物具有以上所描述的特征,即除了一个圆形的大瞳孔之外,外围还有一圈清晰的黄色或棕色斑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眼志”其实就是包围在瞳孔边缘上的一圈彩色条纹,它的出现并不会影响视力。相反,这些条纹的存在反而可以更好地调节进出眼睛的光量。另外,我们人类在白天阳光充足的情况下也是会睁开眼睛的,此时瞳孔缩小至眼睛的一小部分,而“眼志”则会完全显露出来。这正是因为“眼志”周围的虹膜上有许多放射形肌肉,这些肌肉能很有效地控制虹膜的厚度,从而让明亮的瞳孔变得细长而又窄小。这也是所有鸟类都具有的生理特征之一。 最后需要补充的地方是,虽然“眼志”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结构,但它并不是所有人眼中都有。根据统计,拥有“眼志”的人只占全部人群的8%左右。而且,“眼志”的色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不同的种族中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比如在白种人中,“眼志”通常是白色的;而在黄种人当中,“眼志”则是棕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