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食物过敏检测哪里?
我们平常所吃的食物,经过消化液作用后,最终都会形成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对于人类来说,这个过程很简单,但是对于动物来说,过程要复杂得多,首先这些营养物质要变成可吸收的形式,然后肠道内的细菌还要将其分解,才能供宿主吸收利用。 由此看来,如果动物对某种食物过敏,那么应该是对这种食物的一种敏感反应,而这种反应应该是可以检查出来的。
1980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通过了一项新的法规——《过敏营养指南》;之后,美国的研究人员又进一步发现了“过敏原”的作用机制并完善了不同的测试方法。 根据这一规定,只有当受试食物暴露于一定的试验浓度时,并且能够导致特定的过敏症状(例如皮炎、结膜炎、哮喘发作等),才可以确认该食物过敏原的存在。而一旦确定了过敏原存在,则必须测定其最大抗原浓度(MAC)和最小起效剂量(MDD),以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可以摄入该食物以及摄入量的依据。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过敏原检测标准,而最为常用的检测方式包括皮肤点刺试验、血清学检验,以及最新的基因测序等方式。其中,皮肤点刺试验是最为简便的方法,但血清学检验的准确性高于皮肤点刺试验,而基因测序则是从遗传层面上直接验证个体对该食物过敏的可能。
由于不同的物种的过敏原可能存在着差异,因此只有在人食用了相应物种的食物后才有可能引起过敏。目前认为,对宠物的过敏原主要来自于其食用的食物,尤其是肉类。而一些微生物也可能成为致敏原,比如胃肠道中的细菌。 对于人类而言,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尘螨、真菌等等;而对于宠物来说,它们的过敏原却大都有异于人类。例如,猫对寄生虫、霉菌等过敏,而狗对螨虫、细菌等过敏。不同品种的宠物对同一过敏原的反应程度可能不一样,这在临床上是需要特别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