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是怎么感染弓形虫的?
1.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弓形虫(Toxoplasma)。 弓形虫是种寄生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异尖目,和蛔目的蛔目比较接近。 它是个椭圆形的虫子,长度大概500微米左右,直径3-12微米(就是比头发丝还要细很多很多的那种)。
因为个体很小,所以只能靠血液、淋巴液等流动携带至全身各处。但它也能通过伤口侵入体内。 弓形虫有2个主要的生活周期——在消化道里的细胞内期和血液里的细胞外期。 当食物进入消化道时,弓形虫随着食物进入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中,这时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则会引起急性胃肠炎症状;若食物未被感染,则继续随血液循环到达肝、骨髓等部位,开始细胞内期寄生生活。
48小时后,可观察到细胞内有弓形虫,此时虽能繁殖但是仍无法产生感染性卵囊,需要2周左右才能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卵囊。 在细胞内期,弓形虫会不断进行自我复制,待繁殖数代后,细胞内虫体数量已达到可观的水平并开始产生感染性卵囊。随后菌体由坏死的消化道上皮细胞释放到消化道腔内,并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这时候要是猫咪吃了被弓形虫感染的粪便或者接触了含有弓形虫的泥土、草料之类的,都有可能发生感染。
当弓形虫的细胞内期被某些药物抑制,而处于细胞外期的卵囊又未能及时形成时被杀死,也会引发急性感染。 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急性感染可能会进展为较顽固的慢性感染。 2.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弓形虫是怎样致病的。 前面说到,弓形虫是寄生在细胞内的,因此要直接杀灭弓形虫,就必须破坏它的寄生环境。 另外,由于弓形虫只能以细胞的糖类作为能量来源,因此必须依赖细胞自身提供营养物质才能存活。既然如此,如果能够阻断其获取营养的方式,也可以达到杀灭弓形虫的目的。
目前用于预防和治疗弓形虫的药物主要有四类: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巴曲霉。其中前两类是抑菌药,后者则是灭滴剂。这四类药物对弓形虫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但是这些药物要想达成治疗效果,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药物必须充分到达弓形虫感染部位并达到一定浓度;二是药物必须在弓形虫感染细胞之内发挥作用。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够有效杀灭弓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