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什么情况排弓形虫?

符金成符金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弓形虫”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很陌生,但说到“寄生虫”想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所谓“寄生虫”,就是需要寄生在别的地方才可能完成其生活周期的生物。而弓形虫正好是一种寄生虫,而且属于寄生虫里的“狠角色”——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虫。 “专性”就是说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必须依靠宿主(即动物)才能生存;“细胞内寄生虫”指它的幼虫只能在细胞内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也就是说弓形虫不可能靠外在的力量存活下来,一旦离开了宿主,无论外界条件如何适宜,它就是一堆没有生命的细菌。

既然弓形虫这么喜欢动物,那它又是怎样“绑架”动物的生理系统从而实现自己繁殖目的的呢? 原来,当弓形虫初次进入到动物体内时,它只能以菌体形态存在于血液或是肠腔中。为了能在肠道内存活并继续繁殖,它会试图入侵肠道内的上皮细胞,并通过刺激肠黏膜来诱发急性炎症反应。

此时,宿主会通过增加血流量和分泌抗体等方式来清除异物,然而这些努力往往无功而返——因为弓形虫能诱导宿主免疫系统的抑制因子产生,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在成功躲避了宿主的防御机制后,弓形虫开始执行它真正的任务:增殖。由于它只能以细胞内寄生的方式发育,所以又不得不依赖宿主提供的营养物质来合成自身结构物质、提供能量来源。随着体内的感染数量越来越多,被寄生的细胞因感染而死亡的数目也在不断增加。

虽然弓形虫在细胞内受到限制,但其代谢产物可以经胞吐作用释放出来,从而对邻近的细胞产生危害。如果这些有害的代谢产物能被及时清除,或者感染的细胞能够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弓形虫就不能造成严重的损害。否则的话,被感染的细胞就会因中毒而出现病变甚至死亡,同时释放出更多的有害物质,加重病情。

当然,身体对于外来物质的清除并不是毫无作为的,尤其对于体积较小、结构简单的病原体而言,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能力是可以做到清除病毒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免疫细胞识别和清除病毒的同时,也会误伤体内的正常细胞,适当保护正常组织,对免疫功能亢进的调节是至关重要的。

芮伟轩芮伟轩优质答主

弓形虫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感染谱极为广泛,几乎包括所有温血动物。感染源主要来自各种肉类,生食或半生食肉类是弓形虫重要的感染途径。此外,饮用被感染猫粪便污染的了的水或其他饮料,或接触了带囊包的猫粪也有可能感染。人类一般在接触带虫猫(猫粪、猫窝)后感染,育龄妇女在怀孕期间感染弓形虫可垂直传染给胎儿,并有可能导致流产、死产和新生儿缺陷等。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主要经食入感染其他动物的包囊而感染弓形虫,虫体在小肠中发育成熟并进行有性繁殖,大量子孢子在小肠中包囊化,并在猫粪中排出,此间(1-2周)猫会向外排出大量的弓形虫,而之后(约持续1个月)不会向外排毒,除非再次食入包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