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会不会复发?
谢邀。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弓形虫病又称为弓状病毒病(RV),是由寄生虫——弓形虫引起的。其病原体为刚地弓形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目异尖目,成虫形态似弓,故名“弓形虫”。 弓形虫通过传染途径进入体内后,主要寄生在脑、心脏等器官的细胞内生长繁殖,引起相应的组织器官感染和损害。由于大脑和血液中存在抗体,所以初次感染的弓形虫会因抗体的产生而被消灭;然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于神经节内的弓形虫重新活跃起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症状。一次感染后可获长期或终身免疫,再次感染多发生在免疫缺陷或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恶性肿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但绝大多数正常人体内的弓形虫处于无症状带菌状态。只有体质较强的人有可能出现急性感染的症状,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感染都会形成一种亚临床过程,即所谓的隐性感染。只有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时候,这种寄生虫才会变得活跃起来。
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疫苗用于预防弓形虫感染,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是防止感染的根本措施。对于已经感染的病人应及时治疗,以防止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