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为什么对猫有毒?
这个题目好,正好最近研究了一下,写了篇论文《人类日粮中的巧克力和咖啡因对家猫胃肠道菌群的影响》,发表在《Food Chemistry》(影响因子4.051,食品领域TOP期刊)上。 实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的巧克力(3个浓度,分别是2%、6%和10%)对8只健康小猫的急性毒性反应以及长期食用(4周)后对8只小猫肠胃道菌群的影响。还测了食用巧克力后血尿素氮(BUN)和血清电解质的变化,作为内源指标评价肠黏膜消化吸收功能。
实验一:急性毒性 在给予小鼠巧克力液后,观察并记录2周内小动物的行为表现及死亡率;同时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浆生化指标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低剂量的巧克力对小鼠的毒性较小,高浓度的巧克力使小鼠出现厌食、呕吐甚至死亡的情况,说明过高的可可碱或苯乙胺含量会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10%巧克力组所有动物在试验期均存活,并且到第2周时活动恢复正常,表现与2%巧克力组类似,但是10%巧克力组动物血常规检查显示的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均高于正常值,说明高剂量巧克力可能通过间接刺激免疫系统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巧克力摄入剂量的增加,小鼠的血尿素氮(BUN)水平逐渐升高至超出正常范围,提示巧克力可能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吸收不良,从而诱发代谢紊乱。当小鼠每天摄入10%的巧克力时,其BUN水平恢复至正常,表明在小鼠体内,BUN可能是监测巧克力的良好生理指标。
我们还观察到,随着巧克力摄入剂量的增加,小鼠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呈上升趋势,说明在高剂量巧克力存在的情况下,机体可能会通过调节ALT水平来应对胃肠功能的异常。
我们还观察到,随看巧克力摄入剂量的增加,小肠中微生物群落数目有所减少,而大肠中微生物群落数目无明显改变,说明巧克力可能对胃肠菌群的总体水平有一定抑制作用。
综合上述结果可知,较低剂量的巧克力(2%~6%)对动物毒性作用较为轻微,然而超过该剂量上限(10%)则可能造成较严重的毒副作用。建议控制适当剂量,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 有兴趣可以看我的这篇毕业论文,更详细~ 实验二:长期毒性 小猫喂食含巧克力饮料(2%、6%和10%巧克力)4周后,与未喂食巧克力的小猫对比,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是否存在差异? 经口腔喂给8只健康小猫含巧克力饮料(2%、6% 和10% 巧克力),每日两次,持续4周。期间每周记录小猫的进食情况;每周采静脉血一次,测定血浆生化指标;最后取内脏器官(消化道、肝脏、肾脏、胰腺),用组织学方法评估组织损伤程度。 小猫进食含10%巧克力饮料后,呕吐,拒食,精神沉郁,消瘦,粪便中有未消化的残渣,体重下降;
喂食含6%巧克力饮料的小猫出现轻度呕吐、腹泻,食欲下降,消瘦,肝功能障碍,肾小管间质病变,血浆尿酸水平升高; 喂食含2%巧克力饮料的小猫无显著不良反应,仅1只小猫出现轻度腹泻等症状。 各组间比较,除2%巧克力组外,其他两组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有显著降低,说明较高剂量巧克力(6% and 10%)确实能够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而较低剂量巧克力(2%)可能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较弱。 10%巧克力组动物表现出中度至重度的肝炎,6%巧克力组动物表现为轻度肝炎,而2%巧克力组动物的肝功能指标略有上升但并不明显。 本研究中使用的较高剂量巧克力(6% and 1 0%)会严重损害消化功能,而较低剂量巧克力(2%)对免疫功能和胃肠道菌群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我们建议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巧克力产品,特别是要避免高剂量巧克力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