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狗狗什么状态?
“犬瘟”,是“犬病毒性出血症”的简称;是由狗属冠状病毒侵扰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流行,但不同的国家、地区其流行情况有较大差异。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养狗的人比较多,且卫生条件较好,犬瘟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而在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等,因饲养条件较差,疾病防治措施不到位,导致犬瘟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我国目前尚未对该病进行系统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仅一些学者对个别地区的犬瘟进行了调查分析[1-3]。这些研究表明,我国犬瘟的发病率并不低,尤其在南方某些地区发病情况更为严重。
一、临床表现 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感染途径的狗,其临床症状各有差异,可归纳为如下四类:
(一)卡他性鼻炎型 此类症状以刚断奶至3月龄的幼犬多见,临床比较常见的是鼻腔粘膜干燥、结痂,打喷嚏,流鼻涕,咳嗽,食欲差,消瘦等。随着病情发展,病犬可能出现高热不退,精神沉郁,厌食,呕吐拉稀等症状。如果此时不及时治疗,病程一般不超过7d,死亡率为50%~60%。
(二)肠炎型 多发生在4~8个月龄的幼犬,临床表现为腹泻,腹泻物呈黄色或乳白色,伴有大量黏液,腥臭难闻。患犬食欲下降甚至废绝,体重减轻,迅速衰竭,病程一般为2周左右,病死率高达90%以上。
(三)神经症状型 此类型又称犬瘟热后期神经症状型,多由肠炎型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导致,也有刚开始就表现神经症状者。临床出现精神差,反应迟钝,动作慢,走路不稳,步态蹒跚,嗜睡,严重者倒地不能站立,咀嚼无力,流口水,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尿失禁,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
(四)混合型 上述三型的混合,使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而多变。随着疾病的发展,机体抵抗力逐渐降低,多种疾病并发,使预后更加不良,死亡率高达95%以上。
二、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可以进行初步诊断。但要明确病原体,进行最终确诊尚需采集眼分泌物、唾液、血液等进行显微镜检查及病毒分离鉴定。
三、治疗 对犬瘟热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延长救治时间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治疗原则主要为控制感染、增强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杀灭CV,抗病原体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同时,应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