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狗的身上的味道大?
这主要跟狗狗的皮肤、毛发有关,毕竟我们人类和狗狗都是哺乳动物,但人类的皮肤是直立行走产生的,而狗狗是四肢着地的。 除了皮肤的原因之外,还有狗狗的毛发长度和品种的问题。虽然每个狗狗都自带香味(遗传自猫咪),但是一些长毛犬种比短毛犬种的香味会显得更加明显一些,比如牧羊犬和腊肠犬。
有味道的狗狗大多是比较活跃的猎食者,比如狐獴会有打斗行为从而留下体臭;而狼在追逐猎物的时候也会出汗,这些汗臭味混在它们浓烈的体味里一起出现了。 而猫科动物因为平时就不爱运动,加上比较爱干净(不爱洗澡)所以身上异味相对来说要淡很多。
公狗的体味要比母狗的体味更大一些哦! 因为公狗的雄性激素水平更高,从而导致腺体的分泌更为旺盛,气味也就会更浓重一点啦~ 另外,当狗狗感染寄生虫或者生病的时候,身体的味道可能会更难闻呢~ 所以为了自家宝贝健康,一定要定期给狗狗驱虫哦!
狗喜欢在身上涂抹有鱼腥味的物质,它所接触的物体(比如地板、家具、人的衣服等)会被它粘上这股怪味,凡是它用嘴接触过的东西都可能带有鱼腥味。这其实是狗在交流过程中的一种习惯性信息标记行为,我们称为“染苔”。
所谓“苔”,是附着在物体表面的一层极薄的物质,大多数“苔”是由细菌和真菌组成。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在用“苔”来发布信息,它们中的大多数利用“苔”来标志自己的领地,而狗的独特之处,却是涂抹“苔”。如果将一块写有狗名字的广告牌放到院子里,你的狗不会对此留下任何信息标记,如果在广告牌上加上一点很淡的气味,这块广告牌就会被“染苔”。如果你拿着没有气味的标记牌去接近你的狗,它会毫无反应,如果你拿着有气味的标记牌接近狗,它就会开始涂抹,这是狗的本能。
如果将两种同样的物品中的一种染苔,另一种不处理,你的狗对没有气味的物品置之不理,而对另一个则很有兴趣。所以“苔”是信息的载体,它所携带的信息是狗的气味。人类在交流中用笔写字,“苔”是狗的笔,所以“染苔”这种行为在狗的一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狗幼崽在出生之后的几周内就懂得“苔”的重要性,它们很喜欢捡有“苔”的东西,而不喜欢捡没有“苔”的东西。狗在三个月左右就开始懂得自己制造“苔”,它们把自己的唾液涂在物体的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