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口水有弓形虫吗?

郭钰臣郭钰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一个事实:寄生虫的感染是一个普遍现象。 据2016年《中国寄生虫学》报道,我国居民寄生虫携带率已经达到57.8%;而2017年央视报道的一组数据则显示:被检查的3个地区的寄生虫总携带者已经高达89.37%。 也就是说,在10个人里面就有将近7个人有寄生虫(消化道)感染。 那么,这些寄生虫是从哪里来的呢?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看,寄生虫感染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其次是水和日常接触。 简单来说就是——你吃下去的东西有可能带有寄生虫,你喝的水也有可能带来寄生虫,而与你亲密接触的动物身上同样可能带着寄生虫…… 你以为在外就餐吃进去的食物经过高温杀死了里面的寄生虫? 不,它很可能只是把它们赶去了别的地方!

你的餐桌可能有虫——2017年江苏南京检出6件食品样品中含有异尖线虫,其中4件大肠菌群呈阳性; 你的水龙头可能流出的水含有寄生虫——2017年湖北宜昌监测的168份水源水中,发现其中6份样本中的原生动物总阳性和总阴性的阳性率分别为81.25%和100%; 你的手上也可能有虫——2017年广东深圳调查发现,公共场所扶手、电梯按钮等部位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均超过了GB/T 18204-2000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标准》的要求,最多的一项达万级。

与宠物密切接触也是寄生虫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2016年浙江绍兴的调查中,583位养宠人群的鼻黏膜寄生虫感染阳性率为48.4%;而在2017福建厦门的调查中发现,666名被检测者的蛔目寄生虫阳性率为24.6%,异尖目寄生虫阳性率为21.8%,这两种寄生虫都有可能通过鼻腔进入人体。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调查报告中提到的寄生虫都属于肠道寄生虫,它们最喜欢待的地方就是消化道。

然而,人们日常接触到的寄生虫并不只来自这些地方。 随着微生物学的进步和发展,科学家们逐渐发现在皮肤、粘膜等处也可能存在寄生虫及其虫体所必需的微生物群。

2019年发表在《热带医学学报》上的一项研究就表明:广州某高校宿舍卫生间蹲坑粪便中检出了蛔目的寄生虫幼虫,而该学校同时又是寄生虫研究基地,有大量实验鼠饲养。 研究者推测,可能是实验动物将蛔目的寄生虫虫卵或幼虫排泄到厕所里,随后虫卵或者幼虫进入下水道系统,并顺流而下进入了化粪池。

而一旦进入化粪池,这些外来虫卵或者幼虫就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由于化粪池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而这些细菌很有可能将这些虫卵或者幼虫分解为具有感染性的虫体。 然后,当有人上厕所时不小心将其溅入自己的眼中或是沾入了手指,就有可能引起感染。

羊怡融羊怡融优质答主

弓形虫的原型与配子体存在于感染动物(肉源性动物)和人的淋巴与血液中,当人或动物感染后,弓形虫在有核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释放的子孢子又进入淋巴和血液中,被新的宿主吞噬细胞吞噬,在其中发育成包囊,包囊在有免疫力的宿主体内不易破坏。因此,有免疫力的猫周期为隐性感染-无症状带虫。而无免疫力的猫却要经过获得性感染(食入弓形虫包囊或卵囊的孢子化子孢子后到弓形虫的孢子化卵囊从其体内排出。故猫是弓形虫的最终宿主,又是某些阶段的中间宿主,

感染猫的弓形虫卵囊主要经口传播,也可经皮肤、粘膜传播而引起接触感染。该虫卵囊对外界抵抗力很强,阴凉和潮湿的环境可存活数月甚至1年以上,在冰冻状态下可存活5年,20℃~25℃可存活355天,在-10℃能存活18个月,12%福尔马林中能存活2周。在23℃水中30天仍有感染性。

狗是最易感染和患弓形虫病的动物之一。国内资料报道患病率9.34%-15.71%,国外报道为7.1%-34%。犬感染此病后,有的呈隐性感染,不表现任何症状。当急性发作时,常突然死亡。如病情较轻,病初体温高达41°C以上,食欲废绝,呕吐,精神沉郁,眼鼻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咳嗽,呼吸增数,脉搏细数,可视粘膜发绀,后躯及四肢运动失调,共济失调。后期出现神经症状,癫痫,后躯麻痹,偶有失明,幼犬可因脑膜炎而死亡。病程长可达到1个月以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