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得过还会得吗?
弓形虫病又称为弓状病毒感染,是由寄生虫—弓形虫寄生在人体神经系统中导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调查了2600例脑炎病例后,确认了弓形虫与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密切关系;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报道该病与脑炎和智力发育不良的关系[1]。我国学者于1997年在福建调查了445例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病例,发现弓形虫感染率为1.6%并可能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毒性脑炎的分型无关,而与患者是否有免疫缺陷或有免疫缺陷家族史有关[2]。
目前对于弓形虫的感染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主要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对免疫功能正常者给予积极的支持治疗;而对免疫功能低下者,除支持治疗外,还应进行抗弓形虫的治疗。 有研究表明,在急性期可应用高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另外,对于复发或晚期病例,也可使用免疫球蛋白注射或静脉点滴,有一定疗效[3-4]。近年来,有研究者尝试用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弓形虫感染的复发性脑炎病人,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5]。
对免疫功能缺陷者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具体用药方法为:甲硝唑30~50 mg/kg·d,分3次口服,共7 days;或者乙胺嘧啶15~25mg/kg·d,分3次服用,连服30天。对以上两种药物均敏感的弓形虫感染者,大多可在数周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