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东西怎么回事?
现在的孩子似乎都“怕”狗。有的同学一见狗就躲,连最温顺、不伤人的家犬也怕;有的同学勉强能接受和狗一块玩耍,但一想到自己可能便便就不行;更有某些“悍将”,对于任何狗都表示强烈的蔑视,遇到凶狗只管用“拳头”来解决。对此,同学们能否自己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那么“怕”狗?又那么憎恨狗的呢?
也许有些同学认为,恨狗完全是从安全问题考虑的。因为同学们可能或多或少都还记的1993年3月发生的南京育才学校小学生毒死6只鸽子的那起事件吧?那个可怜的男孩就是因为喜欢打鸽子才被妈妈痛骂的,而且在妈妈的责问下,他“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事件背后,这个男孩可能是多么地爱鸽子,多么地喜欢鸽子啊!可是他未能享受到这种爱鸟的快乐——因为爱所以伤了妈妈的心,只好将这份爱深藏在心底!而这,不正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吗?因为父母“爱”我们,我们就得“爱”父母,即便我们不怎么能体会到这种“爱”,也不得不接受这份“爱”。于是,我们渴望爱与被爱的权利被剥夺了,连自己最喜欢的一道菜上桌前都得战战兢兢地看父母的脸色,敢怒不敢言。这种“爱”,让我们学会了忍让、宽容,也更让我们学会抑郁、不倾诉——连倾诉的愿望都没有,更不用说“爱”了。而这种“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让我们感到缺少朋友,没有朋友,所以感到孤独、寂寞,于是我们将狗当作朋友,在它身上享受真正平等的朋友交往的空间。这种爱朋友的心灵需求,超越了所有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这也是我们今天仍然热爱狗的主要原因。
可与此同时,也许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有些家长不准孩子养狗,所以,爱狗心切的孩子便私下饲养,当然,这个“秘密”最好能瞒过父母。这个“秘密”一旦被戳穿,就免不了挨父母的一顿臭骂或痛打——即便孩子被训斥、挨打,心里边仍旧惦念着小狗。于是,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除了对朋友的渴望,还有一种更强烈的,是对自由的向往。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还有另一种声音:我们爱狗,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爱狗而违抗父母之命。
我们爱狗,但是我们更要孝敬父母。
于是,“爱”、“怕”、“恨”这三股交织在一起的心绪,就成了我们对于狗类情感历程的最准确地表述。
但是,我们的心里还是有疙瘩的——不公开地表现“爱狗”行为似乎就难免有违“孝顺”之道,而“孝顺”父母似乎又成为每个炎黄子孙必须恪守的“天条”。为了“爱狗”,我们必须舍弃“孝顺”吗?不,我们不用这样做。同学们其实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你们的父母是不是也不喜欢狗呢?他们为什么不喜欢狗呢?他们是不是认为养狗有碍卫生呢?他们是不是认为你们不该与他们心中的理想状态相比呢?他们是不是认为你们不该把精力放在狗而非学习之上呢?如果你们的猜测正确,那么你们就应该做有关的心理解释工作,使父母改变他们对狗的看法;如果您的猜测不确切,你们就可以联合起几个朋友(父母允许的情况下)来劝说其他父母;或者你们可以针对其他父母的心态写一些宣传品,做做其他孩子们的思想工作,唤起他们的狗性,让他们私下养狗,然后你们再互相交流各自的“爱狗心得”。这样,既可以解决个人“爱狗”情结的宣泄,又达到了与父母沟通的理想效果。
所以,总结起来,我们对于狗的态度应该是:偷偷地爱,小心翼翼地爱,不宣之于口的秘密的爱。这种爱,带着凄楚,带着忧伤,然而,同样也带着幸福,带着满足——因为找到了一条让自己自由呼吸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