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蜥蜴有几种?
1、蓝舌石龙子:属于濒危物种,原产地主要为澳大利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区,蓝舌石龙子因为有亲人的特性及艳丽的色彩常被当作家养宠物饲养。蓝舌石龙子成体体长一般为45-50厘米左右,最长者可超过60厘米。雌性通常比雄性略小略短。体色变化多样,通常体背有黄色、橙色、褐色、红色等不规则斑纹及条纹。幼体通常比成体色彩更为艳丽,花纹也更为明显。蓝舌石龙子有着非常鲜亮的蓝色舌头,这是它们的威慑方式,当遇到敌害时,会张大嘴巴并不断伸缩鲜亮的舌头以威慑敌害。同时它们也可以用尾巴驱赶敌害。如果有需要,它们可以咬断自己的尾巴以求脱身,断掉的尾巴可以重新生长。
2、白化鬣蜥:一般为浅白色,头比较尖,有褶边。嘴较其它鬣蜥种小,齿较稀疏但是较锐利。有3-4排颈褶,背褶明显。成体体色多为橄榄绿、灰色、浅棕色和驼色,上面有褐色斑点。有的个体背部长有白色或灰色的条纹。白化鬣蜥是典型的日行性动物。非常喜热,需要一个至少32摄氏度,最好有40摄氏度的温暖环境。一般在中午活动,晚上休息。白天大部分的时间用来晒日光浴和寻找食物。会用喉褶及背褶来调整摄取的热量。如果受到威胁,一般先采取逃避,逃不了的话就张大嘴巴,尽量展开喉褶,同时喷口气味难闻的空气,以吓跑捕食者。如果这一招还不行,就用头和齿来咬。